![]() |
|
![]() |
||||||||||||||||
|
||||||||||||||||
|
|||||
2010年2月28日中医入门班课程要点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65 更新时间:2010-3-6 ![]() |
|||||
2010年2月28日中医入门班课程要点
一、孩子们的养生口诀 孩子们学习中医的目的是了解自己、关爱他人、一生养生。我们在春节期间留了家庭作业,让孩子们总结自己的养生口诀,家长辅导,很多孩子都交了自己的作业,总体上看口诀编写得很好,很有趣,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现了孩子们学习中医后的实际收获,也展示了中医教育的阶段性成果。 现在孩子们已经开始在社区中开讲中医,家长们学习了中医之“九观一论”可以作为后盾,让孩子们从小走上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传播内经、服务社会的光明大道,应该说非常有意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起到“小病当大夫,大病当参谋”的作用。 大家要纠正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医生都是救人的,实际上真正救的是自己,而非病人,这个道理比较深奥,有待孩子们在人生中慢慢品尝。 二、脏腑辨证——肺与大肠 肺的主要功能是宣发与肃降,保持气机正常。 气机不畅后,出现病理状况,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喘息、咯痰、胸痛、失音、浮肿、痰饮。 证侯可分为五类: 1. 肺气阴虚(肺阴虚,肺气虚) 2. 几个知识点: 1. 下焦浮肿主要在肾,中焦浮肿甚至到腹水主要在肝脾,上焦浮肿主要在肺; 2. “水、湿、痰、饮”四个字各有含义,都是“水”在身体中存在的不同形式; 3. 阳虚怕冷,气虚不怕冷; 4. 潮热的来由:中午阳气最盛,阴气最虚,肺阴虚的人则会出现潮热,体现了自然观对生命观的影响; 5. 手足心热,肺、脾、肾等脏阴虚时都会出现; 6. 血虚后为维持生命则会消耗津液,时间久了会导致津液亏损,从而变为阴虚;阴虚时间久了,会变为气虚,再时间久了,会变为气阴两虚。再发展下去,就是阴阳俱虚,开始既怕冷又怕热,再发展下去,就是阴阳离决,生命就有问题。 7. 脾胃气虚,则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肝气横逆,心气不足,肾气也亏,心肾不交,中焦堵塞,容易导致上热下寒,很不好办。 8. 吃药不一定伤脾胃,但是很多药不见得能同时补血和补气,从而药方难开。一般补气药上火,则会导致阴更虚;补阴药伤气,热伤气,则气更加虚。 9. 病的传变路径:皮毛、肌肤、经脉、六腑、五脏,到了五脏就是半死半生的效果; 三、如何温故而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研究的对象、过程、手段、目的、重点各是什么? 温:不断学习,不断加温,保持最好的状态,“温”的状态最好,适宜于消化,用“热”或者“凉”都不好; 小朋友们也要学会如何温故而知新,不断探索和感悟出新的东西来。 四、发现和预防感冒 如何判断小朋友快要感冒了? 1. 观察脏腑的开窍情况,鼻子通不通、痒不痒、干不干、打不打喷嚏(肺窍); 2. 观察下极情况,拉不拉得出,排出量是否减少,排便不爽; 3. 胃口好不好,是不是胃热特别能吃东西;口是不是发热; 4. 嗓子痛不痛(心火上炎,也影响到肺热) 5. 是不是偏头疼,肝胆热也影响肺热; 6. 懒不懒,是否容易疲乏? 如何预防感冒? 1. 饮食清淡为主,少吃高热量的东西; 2. 通便; 3. 多喝水,最好的治疗药物,清理体内垃圾; 4. 通鼻子,可按压上迎香、下迎香、 5. 注意休息,开窗通风 6. 板蓝根冲剂清肺胃热 7. 感冒冲剂; 五、病例 一患者,女,75岁,从事家务劳动。自觉口咸有两个月,近半月以来,终日觉盐在口中,食任何食物不觉香甜,伴有头晕、腰酸、腿软乏力、手脚冷、便溏、尿频而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 进行辨证分析,提出治疗思路。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