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公告:本网站谢绝一切广告,本网站一切免费,是公益网站,敬请同胞留言,评论,共同用爱心维护网站!   网站宗旨: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同胞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admin  2007年1月15日]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首页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和谐讲堂 婚恋情趣 生活常识 民族交流 华夏大爱 民族文化 旅游指南 民族人物 民族歌谣 民族工艺 人生感悟
  [组图]密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3)         ★★★ 【字体:
密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3)
作者:admin(zh…    文章来源:乐途旅游    点击数:5377    更新时间:2007-5-3    
<b></b>_密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组图)_乐途旅游网



  漂亮的四合木楞房

  阿扎家的木屋,特别是经堂,是村里最好、最漂亮的建筑。据说这木屋有100年历史了,是扎西龙布姨妈建造的。那时,扎西龙布姨妈在茶马古道上当“马脚子”(常年在路上驮运货物的做马帮的人)做生意赚了钱,就修了这房子。阿扎家木屋的经堂里有许多堪称精品的壁画,家里的老人说那是当年从甘孜请来的画师用两年的时间才画出来的。村里人家的庭院都是泥的,但阿扎家的庭
 
 
院是块石铺成的,院廊和木壁的雕工也很精致。

  阿扎家木屋共有20多个房间,阿扎家原来是一个更大的家庭,后来人口太多了,20多个房间也住不下,就只好分出去一些人。现在的阿扎阿坡家就是30多年前第一批从这里分出去的,而阿扎二车杜基家则是5年前从这里分出去的。

  阿扎家的木屋是村里最好、最漂亮的木屋,但却不是最大的木屋。

  在利加则,一个母系大家庭同住在一个四合木屋大院里。四合木屋分正房、经房、女楼及畜厩四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若干间。有大门的那幢木屋叫门楼,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着的一幢叫经房,楼上是佛堂,供着神像,楼下由家里的舅舅居住或者作客房;左边一幢是花楼,由举行过“成丁礼”的女儿居住,这里也是她们和自己的心上人约会的地方,女儿生孩子后就要从花楼搬到母房。

  母房(也叫正房)在院子的右边,这是大家庭议事、炊事和祭祀的场所。母房结构复杂,一般进门后还有一条狭长走廊,走廊内的房屋又被隔成三间,左侧是女主人的起居室,右侧用来做大灶,煮猪食或酿酒,并放置生产工具。中间是正屋,正屋最显眼的便是设在一角的火塘,火塘上方是锅庄和祭锅庄时摆放供品的平台,锅庄边靠着的壁上,有一块泥塑,上画塑着日月星辰、火焰、海螺等图像,人们崇敬地称之为“冉巴拉”灶神。

  火塘下方立着两棵柱子,左为男柱,右为女柱,这两棵柱子由一棵树所制成,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举行“成丁礼”(就是成人仪式,利加则13岁的孩子要举行“成丁礼”)时,男子必须在男柱旁举行仪式,女子则在女柱旁举行仪式。

  在火塘的左侧,有一个方形的大木柜,柜子里装着家里的零碎杂物,柜面则是家里最尊敬的老人的床,一般由外婆住。

  利加则的母系家庭大宅院,属于人类早期的民居,这种四合木屋四周没有窗户,造型精巧,坚固防震,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四合木屋完全取材于周围山上的树木,不用一枚钉,用圆木或方木搭墙,用薄杉木板盖顶。四合木屋可算作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房屋之一,它是依据母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生产、生活来设计的,一个母系大家庭就是一个母系大宅院。有了四合木屋,才有了母系大家庭;离开了四合木屋,母系大家庭就无法存在。<b></b>_密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组图)_乐途旅游网



  葬礼上的聚会

  屋脚村阿屋家的女主人边玛拉措死了。

  边玛拉措的家人骑着快马连夜把这一消息通知了方圆几十公里内所有同族的村落。

  第二天一早,利加则每家每户都派出了去参加葬礼的人。每个参加葬礼的人,都背着家里为葬礼准备好的礼物,每家每户各不相同,有的是两瓶清酒加上几斤青棵,有的是一块砖茶加一条猪瞟肉,或者是酥油和一只鸡……礼物根据每家的情况而定,有什么就带什么
 
 


  去屋脚村阿屋家参加葬礼的大都是女人,她们穿着好看的衣服,背着笆篓,几十个人一起出发。她们既是去和一位族人永远告别,也是去参加一个族人的大聚会。一般的葬礼要持续几天,有些要持续十几天,甚至有几十天的。

  她们要背着沉重的礼物,翻山越岭走上一天的路才能到达。

  利加则人对死亡的理解是朴素自然的。达巴经文中说:“树老会枯死,水老会断流,石头会开裂,苍天雄鹰有一死,高山猛虎会死亡,人类有谁自古存。”但是对于亡者的后事,利加则人又是极其重视的,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地办好丧事。他们深信,在遥远的彼岸,有一个叫斯布阿纳瓦的地方,那里的世界美好无比,死去的人将在那里和他们的先祖一起生活。

  利加则人对生命极为看重,人死后,遗体要放在正房里,示意其还与家人在一起。遗体呆在家里的时间较长,具体停放多久,要由喇嘛算定(利加则人既信奉达巴,也信奉藏传佛教,现在藏传佛教的地位更高,这可能和藏传佛教的系统和传播有关),原则是下葬的日子好、吉利,可以停放一个多月;日子不好,就只能放三四天。为了不让遗体腐烂,利加则人的祖先发明了挖坑藏尸的防腐方法,即在正房的角落挖一个深坑,坑里放一个篮子,遗体放进篮子里,上面用东西盖上。放遗体的篮子是自己编织的,只能用一次,用后随遗体一同烧掉。

  遗体停放在家里期间,为了表现对死者的深深哀悼,有许多习俗禁忌,比如家人虽然可以照旧外出劳动,但是不能洗头、洗澡,要把头发编成一根盘在脑后垂下,还要用头绳扎住;这期间不能走婚,不能换衣服,不能吃肉,不能杀鸡,不能杀牲畜,不能吃米饭。利加则人用这些行动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及孝道。

  火葬前,遗体从篮子中取出,放进自制的棺材里,由壮汉抬上山。棺材是方形的,在棺材上面盖土,放供品,有吃的食品、衣服、鞋子、腰带等。<b></b>_密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组图)_乐途旅游网



  火葬前一天,全村人会送来面粉做的包子、大米、钱、烟、酒,每户一份,可以每样都送,也可以送其中的一部分,一种或几种。死者的远亲近邻都会在火葬前一天赶来,但是火葬前一天的晚上就不准再有人来。火葬用的木柴是全村人帮忙砍的松树。树干搭成死者活着时住的房子的样子,用很多的松明点火烧。点火前几分钟,家人大哭,然后被村里人架走。点火后,村里的其他人也先后离开火葬地点,只留下
 
 
喇嘛在这里念经。

  葬礼请来的喇嘛,要给适当的费用,第一位主持喇嘛,需要送一匹骡子,第二位喇嘛送一匹马,第三位喇嘛送一头牛,其他喇嘛每人二百元。究竟要请多少喇嘛,视每家的财力而定,一般是二十位左右。这笔开支对于利加则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安息,只要能负担得起,家里人总会请很多的喇嘛。

  遗体火化后,家人会从遗体中取出死者遗骨,埋葬在墓地里,一段时间后,坟墓就会与周围的野草、泥土融为一体。

  利加则人在墓地插上彩色丧旗,旗上满是由达巴写的密密麻麻的经文。彩旗在山坡上迎风飘扬,昭示着死者灵魂的升华。

  利加则位于高寒地区,土豆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所以人们的食物也主要是土豆。一日三餐皆是土豆,确实让外来人有点受不了,觉得日子很难熬。后来,我常常想自己的这段很短但似乎又很长的“生活”。通过这段生活,我了解了利加则人,也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因为这一切,也许都是我们祖先曾经的生活,是我们的文化最原始的所在。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在强大主流文化冲击下,仍然固守着自己文化的原生部族,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出于无奈,他们都是一群顽强的守望者,他们守望着自己家园,同时也守望着我们关于古老的记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异于“现代化文明”的鲜活而生动的文化面孔。

  来源:中华遗产杂志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沪ICP备07011992号
    咨询QQ: 1317634013 E-mail:lixuelian332@126.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中国上海市
    QQ:1115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