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公告:本网站谢绝一切广告,本网站一切免费,是公益网站,敬请同胞留言,评论,共同用爱心维护网站!   网站宗旨: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同胞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admin  2007年1月15日]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首页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和谐讲堂 婚恋情趣 生活常识 民族交流 华夏大爱 民族文化 旅游指南 民族人物 民族歌谣 民族工艺 人生感悟
  [组图]都元白的篆刻         ★★★ 【字体:
都元白的篆刻
作者:都元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248    更新时间:2011-6-15    


   上个月28日受21世纪俱乐部邀请,出席一次在上海圣安德鲁斯会所举办的文化艺术沙龙活动,由颇负盛名的篆刻名家都元白先生谈收藏。作为收藏爱好者,深感荣幸,欣然前往,与名家近距离接触,机会难得。

    都元白先生是篆刻名家,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在日本、台湾、港澳地区颇有影响,作品以元朱文、汉白文为主要特色,风格俊逸典雅。据说近年还着力探索微型印及其他风格的类型,也颇有建树。作为一名篆刻大师,都元白先生对艺术投资也有丰富的见解。艺术品投资种类繁多,比较当代艺术品以及古董艺术品,中国书画这些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总体发展平稳,又经过长时间的盘整,已经有一定基础,在藏家预期通胀争相出手之际,中国书画逐渐成为很多投资人士关注的重点。都元白先生现场分析并一一指点出书画投资中的“蓝筹”。

    都元白先生谈风儒雅,思路明晰,见解独到。听名人雅士一席话,似有拨云见日,顿开茅塞之感也。遂命笔记之。








       刻印是艺术,品茗也同檬是艺术,艺术都有相通之处。品茗晴玩味“壹小天地大”的哲理,刻印晴面封“方寸之同,幻化万千”的世界;茶道以“和静”为禀性,治印追求整体的“和谐”之美。印舆茗,不罩是艺术共性上的“同而通之”,更是一种互楠中的相得益彰。逭襄封美的认同舆回蹄,连到的是封人灵境的荡滁舆洗礼。

碎玉锵金  啜英咀华 情娱人生

元白

 

    我为印人,刻印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我喜饮茶,香茗一杯,时著案头,品茶之乐成为我生活乐章中不可或缺的和声。

    刻印时,清幽的茶香轻轻飘过,有助于敛神静气,运刀自然更为神定气闲。刻印稍息,取茗在手,缓缓啜饮,细细品尝。此远非实用性的解渴之生理满足,也不仅为安神养性的官能性体验。自然清郁的馨香和苦涩中透出的酣醇,让你感受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填补与充实。

    刻印是艺术,品茗也同样是艺术。艺术都有相同之处。品茗时玩味“壶小天地大”的哲理,刻印时面对“方寸之间,幻化万千”的世界;茶道以“和静”为禀性,治印追求整体的“和谐”之美。印与茗,不但是艺术共性上的“同而通之”,更是一种互补中的相得益彰。这里对于美的认同与回归,达到的是对人灵境的荡涤与洗礼。

    渐渐地,习惯成了自然,而存在恰恰是意识的先决。如果是以性格本质而论,酒是激情与豪迈,烟是理性与深沉,茶则为清淡与真朴。于是乎,我的印章渐渐偏于虚灵与清健。于是乎,我为自己的工作室择名“静斋”。

    时有三二友朋来静斋聚坐,品茗论印,笑谈人生,共享那一份坦诚的友情和宽松的闲情。相对当前这种呈现在“万花筒中的速食时代”和多少有点看不懂的“后现代”灰色怪圈,那些面对现实世界时常迷茫的人们,忙乱地跻身于喧嚣和纷扰之中寻找着失落的自己,这一片宁静是多么的难得,这一份恬情和闲适会显得那样的珍贵和奢华。面对“人的自我异化”,感悟自然人性的回归。

    哲学的终极关怀在于人生真谛的获解。人生的真实价值,只是平安宁静地享受生活。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社会常常凸显一些叱诧风云的时代傀儡和腰缠万贯的生活乞儿。当他们融身于多姿多彩却又舞台似的生活中时,究竟感悟和享受了多少生活的真实和真趣呢?人不能只是生活,而应该真实地享受生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中的道理,正是告诫人们,稍稍避易一下世俗的尘嚣,为自己常留一份清静,世界会真实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达摩渡海,无舟,岸生芦苇,折其一而渡之。以达摩之能,渡海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人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享受,并非抽象的活动,而要通过具体的媒介来获得。银鱼叉的世界,天宽地广而又宁静平和,不正是我们渡航人生的良筏吗?

    宋朝有位徽宗皇帝,皇帝当得很差劲,但其书、画却成就非凡,妙在竟对饮茶也能深得三昧,并将茶道引为社会伦理。《大观茶论》堪称名篇,其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可盛世之清尚也。”恰将玩金石,品香茗,娱人生做了一个绝妙的注解。

    人生得意,品茶去。                                二零零三年春








品茗,弈棋,游仙,治印

——说说都元白

 

易水寒

 

    雅人,闲人,髯人,忙人,当然,最有本事的一项——印人,这许多加起来,就是一个都元白。

    我每次回上海,最早通报的友人之一就是他——我要找一个会玩,能玩,而且能玩出点品味来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在美国难找,就是上海,也没有几个了。

    上一次,我们一起去西安兰州,上华山论道,又上了江西的三清山看云,一转就是十天半月,玩得很尽心。

    这一次很可惜,我回国晚了几天,下飞机一打听,他已经去了武夷山。待我想追踪而往时,他又掉头去了茫茫草原。最后,我只好独自去海口寻火山石,到三亚看海拜观音。

    在海边,忽然记起我们游兰州,三清山的乐事,当年同游者飘然远去,杳如黄鹤,思之怅然。记得我写下了下面的四句:

    散淡江湖久,迷花无梦楼。

    伊人何处觅,独立海天秋。

    记得去兰州、去三清山,我们带着棋,带着雕刀,还有他的好茶。有这几样,途中,就颇不寂寞了。要不是有急事,我们是不坐飞机的。在软卧车厢里,品茗,下棋,看窗外的景色,聊天说艺论道,其乐也盈盈。我们甚至像孩子似的打赌争输赢。他的刀工是很值钱的,虽朋友也按价值收费。我耍了几分机巧,没有让他得手。他给我治的几方印,就都是这样从他手上赢来的。

    赢来的比付润刀酬金要有意思。因为,那里面留下了故事,笑谈,有别一层意思在。就像刻在上面的刀纹,叫人难忘。多少年过去,在你的案头,给你留下往日的记忆。

    据说,他的茶道已经进入的顶级,且尤好普洱。饮中八仙说的是酒,古来饮茶尚未见茶中豪士。我虽好饮茶,但至今未入流。且向来以为,茶以清和淡雅为上,茶资动辄上万,似近奢华。但善饮者的舌头,妙解其中趣味。都元白干什么都追求完美,追求高品位。在品茶上或已进入禅境,这是我难以企及的。

    同书画界的友人往来,前后二十年了。足迹遍及五洲,《海外书画缘》不过其中之一小部分。而印人则尤少。我向来以为,治印天下难事耳。方寸之石,不像纸上书画,尽情挥洒,纵意为之,即成佳构。而操刀则如走钢绳,繁简虚实,不知安排,绝非易事,弄不好则满身匠气矣。

    “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是一句古话。石之妙,尽在不言中。不言,不是无言,而是有而不言。这正是妙趣禅趣之灵。

    现在,都元白以一柄夺化功之刀,使之作无声之言,既保持其不言本色,又化出其有言不言之妙。能不为之一赞。

    窗外飞雪矣,上海不知寒气何如?

 

 

 

丁亥冬于纽约


秦汉印分期上限臆说

                                                                              元白

 

   分期的方法研究对象,有助于对对象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往往带有阶段的性质,这些阶段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和相互的关联性,把握住这些特殊性和关联性,往往也就把握住了打开认识对象本质大门的钥匙。

 

  然而,对于秦汉印的研究,传统印学尚未达到分期研究的水平,不单拿不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期方法,甚至连对秦汉印进行分期研究的意识都很淡薄。有的研究采用按朝代为序的方法,一般从先秦直至明清,逐朝罗列,有的还包括了明清文人印,这当然算不上是专门对秦汉印进行的分期研究。

 

  秦汉印是整个印章发展史中十分突出和非常重要的一环。从一般印学所涉的范围来讲,秦汉印有一个时间跨度达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这样一个漫长的演进史,进行阶段性分期研究,客观上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

 

  分期的首要问题是对秦汉印时间概念的确认,亦即范围的界定,在一般的印学研究中,作为与明清文人印所相对的所谓秦汉印,并非仅指秦汉两代的印章。明中叶,人们印只称秦、汉,至明末清初,朱简识先秦印(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把前人未识而只称为“古玺”的先秦印引入了秦汉印的范围之内。而有些对秦汉印的研究又将魏晋两朝的印章也包含其中。这样,不但秦汉印的称法有失科学,同时对秦汉印的范围界定也不甚明确。称法不妥,作为长期形成的习惯恐怕很难改变,但是作为一种特指,扩大其辞意内涵,倒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先例。范围界定的不明确,确实秦汉印分期研究的一大障碍。

 

  界定范围,首先是上限问题,而秦汉印的上限又与印章的起源问题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难解的课题。

 

  从实物资料看,人们无从解释战国印与春秋印在数量上的悬殊差异。存世战国印,仅罗福颐考定编入《古玺汇编》的就有五千七百余方之多,当然战国印的存世数远不仅于此。而对春秋印的存在,印学界却颇存争议。事实上,确也拿不出一件具有说服力的证物,有些著作由此而断定印章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间”。以此而论,秦汉印的上限当然也就不能超出此前了。

 

  然而,“春秋战国之间论”弃大量有关战国以前印章的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虽然尚不一定是最终确证的实物资料)于不顾,显然是一个草率的观点。从逻辑上讲,战国印不可能崛然而起,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相当的规模,它必定有一个先期发展的过程。为此,不少学者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精力去寻找春秋印的踪迹。如王献唐先生在《那罗延室稽古文字》中,从文字学的角度考证了“昏賹”“邙疲”两印为春秋印;王伯敏先生从形态学的角度断一九四四年山西风陵渡附近古墓出土的鱼肖形印为春秋遗物,虽然这些考证尚带有“一家之言”的性质,但是毕竟为那些认为在“存世的大量战国印中,应该有一部分实为春秋之印”的学者提供了有效的例证。三枚铜玺历称殷商之物,虽然近代学者提出三玺出土的情况不详,定位殷玺缺乏科学根据,但是今年人们从一些殷商器物上似乎又找到了与三玺相关联的信息,学人仍在努力,三玺的最后结论尚难预料,但是从三玺的形制来看,应该是早于战国之物,已越来越成为印学界的普遍认同。大量的文献资料,记录了战国前印章的使用状况,虽然这些载录普遍地具有直观的性质,不少文献还仅属转录,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考证,但是从社会学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情形来看,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实是不甚妥当的。

  鉴于上述情况与印学界的努力,秦汉印的研究应该以春秋时期为比较合理的起点。当然,这里仅仅是对秦汉印上限的探讨,而非对印章源头的追踪,对于印章之起源,本人向持“演化”之说,认为印章由非印演化而来,其早先的形式与内容,就如音乐、舞蹈、诗歌的源头那样,呈现为一种混合多义的状态。

 

  一些资料提供了这方面的认识。《六书精蕴》曰:“印,玺节也,刻文以识信,从爪,象手持节。”《周礼》称:“印,其实手执之节也。”孔白云解释玺节谓:“盖古代凡执以为信之物皆谓节,如符节是也,其源出自圭璧,自天下而下以为祭祀庙聘之用,尤是执以取信,仅为持佩而已,其后乃用以封检,释名曰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这些资料解释了印章形式语言的某种演变,虽然这些解释还远非是完备的。印章由执以取信的节演变而来,节原出自圭璧,圭、璧各为玉之一种,又是古代的礼器,上古以玉为信,人执之以相见。因谓之瑞玉,引申为祥瑞,并为表明氏族与身份之用,具有凭信与辟邪的双重功能,虽然它们在形式语言上与以后的印章存在相当差异,但是后来的印章却正是从它们发展而来的。如果我们将印章的这种嫌弃形式语言看作是一种“文言”的话,那么当印章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显然已经使用我们现在同样的“白话”了。这里也正是我们对秦汉印进行分期研究的开始。

  [专题]精英的现代“六艺”唯“君子”难养也



在人们含辛茹苦半辈子后将浓浓希望带着滚滚金钱寄托在留洋的家族后代身上时,却往往忽视了自己作为一家之长、一国之栋梁应有的素养提升。在社会打拼,不仅挥一身侠义,混一张熟脸,活一段历练,更须以德服人。要成为一名有口皆碑的“君子”,不仅人须正,身心素养的展现更为重要。于是,一所所让君子们更为仁和侠义,打着“养殖现代精英君子”的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古人常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不管是否歪曲了孔老夫子的初衷,但可以肯定的是,现时,要想做一名君子,路很长的。

文|杨圣捷

当人人都觉得“暴发户”三个字代表了没有修养和文化的快速致富者时,大家发现自己身边正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这些人,甚至每每在表面装作鄙视别人挥金如土不拘小节的同时,自己心里却羡慕得不行并暗暗叫劲:“等咱有了钱……”

我相信,壮大中的中国新富阶层却不想被别人作此称谓。要摆脱“暴发户”的帽子,首先得摆脱暴发户的习气。在成为有钱人之后,开名车、穿名牌、打高尔夫球、搬入富人区,内心向往应以新形象出现,可最大问题往往是身份迷失和焦虑。迁居香港的作家比目鱼前阵子在《书城》写了篇虚拟书评(本没有这本书由作者臆造并评论)—《暴发户的自我修养》。他写道:虽然作者一再提醒已发达起来的人们没有必要刻意改变自己,但对于那些有钱后希望提高自己形象和品位的新富人士,作者建议首先从最基本入手,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最基本的礼节、礼貌等,在此书中还列举了一些最著名的作家、音乐家和其他文化名人的名单及主要作品,还简略谈到理财、保险、慈善捐助等话题。

假如真有这本书,相信所有人都想了解究竟如何能摆脱粗俗和无知,三级跳到贵族阶层,吃饭说话都像查尔斯王储般。不过也正像厚黑学宗师李宗吾说自己的著作那样,这是一本比色情杂志还不好意思拿出来与人分享的读物。于是,就有了诸如伍迪·艾伦喜剧片《业余小偷》—讲述靠卖饼干一夜暴富的一对纽约蓝领夫妇,有钱后急于打入上流社会的故事,以及孙红雷与林熙蕾爱情片《窈窕绅士》—讲述一个暴发户和一个形象包装师的感情故事。也有了这次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高端素养培训机构。

孔子曾说, 要成为君子, 须具备六艺。 这六艺出自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囊括了几乎所有技能,并有积极的精神价值的体现。电影《孔子》的风靡其实可以看成是现代人对古代大夫礼数修养的向往。在混沌不堪的社会中获得致远的心灵平安,不仅得有钱,还得再培训。当真正有了心的体会,而不是应景似的装腔作势,相信修养自然而然会趋于和谐。把这种规矩传给后人,对中国新生代贵族的产生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此次介绍几个针对“六艺”所设高端培训机构的初衷。


关于“九数”的细目,《周礼》并没有列出。东汉郑玄在其《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郑司农(郑众)所言:“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这也就是早期的《九章算术》纲目。古代数学家把数学的起源归于《周易》以及“河图洛书”,人类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用数字来解析,包括五行、风水、八卦和其他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现象。今天社会,有了计算机,有了发达的科学技术,可归根结底,对命理的研究和预测,依然是追求养身之道的儒家追随者们最重要的生命课程。

给存在找一个逻辑

文|鞠青

子曾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风水,卜卦,这些曾经被消灭的事物重新在大陆热起来,甚至成为一种潮流时尚,这颇有点“后现代”的喜剧色彩。国学大师傅佩荣说:台湾、香港没有“国学热”,因为从来没有“冷”过。“术数”文化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为没有经受过革命洗礼,文化传统基本没有断裂,港台地区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某某风水学会、命理顾问的招牌,电视节目里也长期开设这样的栏目,甚至恒生指数,也有个风水预测的版本。连一些大企业家、大富豪,往往都有自己御用的命理风水大师,龚如心、李嘉诚、霍英东都不例外。都是在子曰声中长大的民族,如今大陆新贵阶层热衷此道,似乎也有一种缘于文化基因的必然。

古代,数学和阴阳风水等“迷信”活动一起,被归入了术数类,可以理解为古代的自然科学。今天我们借用古代六艺概念来定义现代“六艺”,至少在“数”这一艺里,其包含的内容已经超越传统,成为横跨儒、释、道三家,甚至也渗透了西方科学中的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内容的现代“新学”。在各式各样的《易经》高级总裁研修班、沙龙、国学馆中, 八卦、《易经》、佛学,这些听来玄乎的学问,命理、风水、八字,这些古代秘而不宣的知识,成了富贵中人精神世界的另一种奢侈消费,比鲍参翅肚、豪车楼盘更有吸引力。

慢是最快—中国人灵魂安放处

“非常缓慢地打开双手,如有丝线牵引般慢慢往上挑……头顶向上,松肩垂肘,把宇宙的能量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记住——‘慢是最快’……”2月的第一个周末,罗浮山道教养生研究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E班学员6点起身,在蒙蒙晨曦中跟随苏华仁道长学习道家内丹养生功,这是班级集体活动内容之一。

下午4点,晚课时间,冲虚观内,“啊亚耶啦啦~朵啦啦……”唱经声轰然响起,简单的五音配上木鱼、二胡、铛、钹等简单乐器,让人在瞬间安静下来,无思无虑。这是东方圣歌,中国人灵魂安放处,没有穹顶塔尖的“哈利路亚”。

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到香港,师从苏道长的有亿万富翁,有高官,也有艺术家。他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常常面临很多危机—信仰危机、家庭危机、工作危机,郁生百病,这些危机带来的郁闷情绪往往会在人的身体上反映出来,所以很多人需要找到一种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的方法。

学员李军说:“人为什么活着?一过四十就会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过去我算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说实话到现在我也还是什么都不信,但是《圣经》、《古兰经》我都看,你说人有钱了,是多娶几个老婆还是鲍参翅肚天天吃?成功了,自我价值实现了,之后又该干点什么?总得找点事做,心灵还是要有个底线和约束。”和EMBA侧重技能的教授不同,蕴含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的这些智慧,解决的是一个人富贵之后,身心安放的大问题,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后EMBA班”触摸看不见的存在

每两个月只上四天课,学费却要4.8万人民币。这是北大佛学高级游学班开出的价码。上课地点选在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授业老师是北大、人大等名校教授,或者是名寺住持, 名头听起来都响当当。 三天名师授课,一天游览圣境,圣地加名师边游边学的授课方式既高端又轻松,有很强“杀伤力”。

不要嫌贵,而且有钱还不一定够资格。北大佛学高级游学班招生简章上写明只招董事长、总裁、总经理,一般的企业高管比如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这样的副职,还达不到入学的门槛。

参加各类国学研修班的学员,不少是在读过EMBA课程之后,又对东方思想在方法论层面、精神层面解决问题的智慧产生了兴趣,即使这些知识表面上看有非理性的色彩,所以业内戏称这样的研修班为“后EMBA班”。学习目的因人而异,有想来混个圈子交些朋友的,有想从世俗事务中抽离图个清净的,有纯粹是学佛问道的,想给人生中的一些事情和存在找一个可解释的逻辑。当然,也有想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

做家具生意的邵唐彪小时候练过鹤翔庄气功,对传统文化有种天然的亲切,他认为《周易》讲的是自然的一种变化,有利于养成平淡的心态。“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一种信仰,只是人的生命都很短暂,我愿意去了解这种文化。”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大家会聊这些话题,即使是生意上的朋友,“也不能整天聊钱啊,更多的时候聊人生,聊风俗、宗教、人情,这样人与人之间更容易沟通”。

香港五行学术会副会长陈鸿先生指着面前的咖啡杯打了个比喻:“从你那个角度,看不见这个杯子的背面吧?可是,这个杯子的背面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也许是非经验的,现代科学之外的,可是我们通过一些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仍然可以去把握和了解这个看不见的背面。这大概就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研究《易经》的原因。”

玄学作为一种看不见的存在,其中应用性最强的是《周易》,陈鸿介绍“术数”的应用可分为三大门类,一是关于人,是人如何预测、解剖、了解人生的方法论。具体的方法有四柱八字、紫微倒数、铁板神数等等;二是关于人与环境的学问,也就是古代的风水、堪舆之学 ; 三是综合性预测,是人对事、物的预测,卜卦、测字、奇门遁甲都在此列。

子曾经曰过—缘于文化基因的必然

陈鸿师从的老师,“术数”研究学院派代表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研究员雷铎,在《易经》、禅宗和风水学研究及应用上独树一帜。他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上讲授的题目是—“风水学与生态智慧”,甚至有组织部门请他去讲课。

国学研修班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比如“用银子博虚名”、“官商俱乐部的又一张皮”等。对此曾任武大哲学院院长的郭齐勇教授,在武大乾元国学班开班时有过这样的回应:国学并非附庸风雅,企业界、工商业界、政界人士迫切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支撑的力量。国学研修班学员侧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是因为他们作为社会精英,学习国学之后去传播,比普通人的影响力更大。严肃的国学研修班在古装电视剧的“戏说”和《百家讲坛》的“俗讲”之外, 往往宣称走的是 “正说”之路。

针对市场上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的状况,雷铎和他的学生们正在广州芳村筹建一个永久性场馆—“名人国学俱乐部”,希望会聚全国顶级专家,将其打造为服务高端人群国学传播机构。当然,门槛也会非常高。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包括书写、识字和文字功底,不求人人出口成章,起码古今中外历史文化要有一本明帐在心中,古董真伪甄别的基本伎俩需要一些。『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中国书画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工具和法宝,很多官僚寄情于书画,不仅是锻炼技艺,醉翁之意不在酒,还寄托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野心,这是一个表现中国士大夫低调含蓄的儒家文化浓缩载体。

修行文和字的功底

文|河西

中国人和西方人写字,有本质的区别:一言以蔽之:一个软,一个硬。软者,以毛为锋,写起来,或潇洒飘逸,或端庄秀丽,无论是斗大匾额,还是蝇头小楷,看来都个性彰彰。从而也分化出无数流派, 楷隶行草,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都有大历史存焉,一支毛笔,写尽多少悲欢离合历史兴衰。

中国书法有大美,仿佛素雅的画,美之美哉,书画同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书法与绘画“同体而未分”,两者都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上。写字,只是符号化了图像;绘画,也可以看作是以书法的笔意来描摹山水,两者殊途而同归。于是,我们看到, 赵孟頫画 “枯木竹石”,常常在画上题诗。他说:画墨竹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绘画与书法,于中国人的艺术趣味,是无法分割的一体。

了解国学渊源的捷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开放后民族复兴,对于传统书法绘画的兴趣,正在民间勃兴。谁都可以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可以在宣纸上画出梅兰竹菊鸟兽鱼虫,恬淡清净的心境,感受毛笔在手中提笔运腕时的力量和变化。咦,一幅字,或一幅画,已跃然纸上。台湾《联合文学》社长蒋勋说:“汉字书法,对于我,是一种修行。”更多的人,研习书法和国画,也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来到各种书画培训的会所。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各种相应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那么,该到哪去学呢?不需犹豫,去上海的秦汉胡同瞧瞧。

秦汉胡同并不是真的胡同。上海古美路、平阳路口,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古色古香,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秦汉胡同”。这是秦汉胡同新开的第三家会馆。会馆内的陈设,旧物风流,确实有秦汉的古风:从四川淘来的清代门神孔武有力、西泠印社唐存才先生的拓片悬挂在入口两侧,花梨木大板上的宜兴陶壶,只见丰盈不见袅娜,还有古琴,也许正在等待着有人来拨动它的心弦……

胡同的当家人王双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多年,这里不仅有书法的单科训练,更有综合性质的国学班,其目的在于中国人传统文化综合素质的建立。在他看来,中国的精英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品位,怎么能对自己国家的国学渊源一无所知?王双强希望自己的会所能形成一条全新的产业之路,“以奠定秦汉胡同在高端艺术品方面的传播代理推广第一品牌的形象”。

此类培训机构并非秦汉胡同独有。杭州的随缘堂书画会所则以临摹近代名人书法为其特色;澄怀轩书画会位于北京,为商界朋友的商务拓展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搭建一个高端的沟通平台;而广东江门李岩科的私人收藏会所则可以说是收藏发烧友的展示藏品、交流心得的好去处。

让传统文化交流和结缘

短墙缺处插疏篱,始见寒梅第一枝。秦汉胡同可以说是国内此类国学文化会馆的先驱,其中尤以书法篆刻见长。因为喜爱篆刻,王双强与西泠印社的朋友们相识相知,进而与更多的艺术家们建立了联系,有了交往,收藏了他们的作品,这里,秦汉胡同,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传统文化交流和结缘的平台。

秦汉胡同的艺术调性是四个字:“雅静洁贵”,即清雅、安静、整洁、高贵。以国学为核心的琴棋书画的传播,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在这里,人们可以听香读画,吃墨看茶。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环境下接触古典、接触人文、接触国学思想,一定能事半功倍,逐渐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品位。

真是这样,走进秦汉胡同,品一杯香茗,忽然就觉得自己静了下来。心静、气静、神静,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氛围。这一点,从秦汉胡同文化学院的口号中也能窥见一斑:“大板大家大气”。大板,就是用返璞归真、给人开阔和大气感觉的进口花梨大板;大家,指的是我们所能看到、触摸到的和交流的作品,以及来教课的老师,都是书画金石领域的名家。这么做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这里学习的青少年与成年人,都拥有广阔的胸襟和淡泊的气质,也就是要学会“大气”, 不要 “小气”。

跳入诗书刻印的海洋

其实,就是将秦汉胡同中现有的收藏折现,就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秦汉胡同的宣传册上,很多艺术品都有明码标价:中央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许师亮的工笔画报价为每方尺8000元;西泠印社社员徐谷甫的印章为每字2500元;壶身上刻字或画画的文人壶,一把从40000至120000元不等……秦汉胡同致力于收藏的成果,从房间里的陈设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得到。

他们收藏的北魏交脚弥勒、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精品三足雀盘兽都堪称镇馆之宝,现当代的名家名作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国画大师范曾的人物八条屏,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研究院院长韩天衡先生的书法和刻印, 陈佩秋的《兰花图》十二幅册页,甚至贾平凹的书法“莲出绿波”、“桂生高峰”也给制作成了文人壶,估计价格也一定不菲。

秦汉胡同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不,正当我们采访完毕准备离开秦汉胡同时,一位仙风道骨的灰白胡子老先生的身影跃入我们的眼帘。他叫都元白,60岁,在上海大宁国际广场有一家茶艺会所,不收费,就是几个爱好喝茶的朋友聚会闲谈之所。以茶会友,怎么看都有竹林七贤的遗风。如果您觉得这就是奢侈那您就大错特错了。知道他们喝的是什么茶吗?上万一斤的明前龙井和大红袍,他们说喝就喝,眼都不眨一下。这气派,才算得上是真奢侈。

都元白的专职是篆刻艺术家,刻几方印章就可以吃喝不愁,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惬意生活。他觉得书法、篆刻、气功和茶艺都是一种养生之法,他将艺术看作是呼吸,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为人处事的学习,在这样的艺术浸润之下,人的身体,似乎也在发生一些质的改变。从充满铜臭气的世俗生活中脱身而出,纵身一跃,跳入诗书刻印的海洋,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像都元白先生那样,鹤发童颜,气定神闲的吧?


五驭,东汉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古代,骑术是一门重要的技艺,它象征身体、智慧和心灵力量的融合。今天,汽车已代替骏马成为社会精英的代步工具,在汽车文化依然缺乏传统根基的中国,“车手”这个词的精神境界虽无法与“骑士”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做一名出色的车手甚至需比做一位骑士要拥有更多知识、经验、智慧和勇气。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沪ICP备07011992号
    咨询QQ: 1317634013 E-mail:lixuelian332@126.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中国上海市
    QQ:1115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