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年6月21日中医入门课程要点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66 更新时间:2010-3-6 | |||||
2009年6月21日中医入门课程要点
一、由节气引起的讨论 今天是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到达顶峰,阴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所谓“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的事情,“至而不至”是指季节到了,但是气候还没有到;“不至而至”是指季节未到,气候却到了。这两种都是天地异常的现象。 二十四个节气是大自然这个钟表的刻度,《黄帝内经》上说,五天为一个候,三个候(十五天)为一个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共二十四个气,一个月中有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有时也混称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养生的本质是人随天地动和人间乃互动。 人随天地动说的也就是人体生物钟跟随大自然生物钟同步运动,让自己的生活习性跟随二十四个节气来运动。 可以举出很多“逆天地而动”的例子: 1. 不吃早饭,脾胃经旺时没有可消化的食物; 2. 夏天贪吃寒凉食物,导致脾胃受伤害,影响养阳的效果; 3. 晚饭吃得太饱,影响“五十大会寸”,卫气进入体内; 4. 感冒发烧烧退后,吃高热量的食物。此时肺功能差,子病及母,脾胃功能也较差,吃鸡腿等高热量的东西,增加脾胃负担,脾胃功能降低,母病及子,肺功能更差,再受外邪很容易再次感冒。对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嵌套的故事,“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说,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说,....”,是一种递归的圆形轨迹。 如何做到人间乃互动呢? 1. 首先做到四气,大气,正气,和气,不傲气,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有霸气;如果违反这一点,就会产生六种不正常的气态来影响人的性五行,进而影响人的脏五行。这六种不正常的气态包括:怒、喜、思、悲、恐、惊;惊是指发生了没有预想到的事情,恐是发生了预想到的事情。举例而言,拿水果吃的时候,不小心把盘子打碎了,心中很惊慌,恐怕妈妈回来打屁股。 2. 要知道中国古语讲的报应之事,如影随形,丝毫不爽,而且往往都是事后报,正如同《黄帝内经》上讲的:冬受寒伤害,春易生温病;春受风伤害,夏易生飧泄;夏受暑伤害,秋易生疟疾;秋受湿伤害,冬易生咳嗽。 3. 一个小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是一步一步积累到的;一个人很成功,也是一步一步积累做到的,所以大家要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时常警戒自己; 中医是以什么样的坐标系来看待人的生命现象?是以天地人的坐标系来看待,其中的人是指社会。天地人是个人生命的外环境,描述了个人生命的自然观和人文观。人体的内环境是脏腑经络圆,本质是气的运动,也就是气机与气化。人随天地动就是让人的内环境随外环境来运动变化;研究外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必须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内环境适应外环境,人就健康。西医中同样有内环境这个概念,而且研究得很有深度,大家一定要兼容并蓄。 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思维,这样就会让孩子如虎添翼,送入成才的快车道。理论上是否成熟,是衡量一个人或者组织成功有否的重要标记。在训练思维时,必须明确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和社会。同样的主体,在不同客体中,其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晚上七点,在不同的节气时,在阴阳的对比上是非常不同的,另外大家看电视上播放《历史上的今天》,同样是今天,但是含义却是非常不同的。当然,理论也不能高高在上,还是要联系实际。这样逐步能够开智,自己内部能够产生新的概念,这是中医的力量。孩子们能够在理论的高度思考人生,那人生的轨迹就大不相同了。一个国家如果出了大理论家,那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幸运,让大家不用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就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脉诊中的自然观体现在何处?体现在“考虑四时脉”,要从诊断得到的脉象中将四时脉去掉,才是患者真正的脉象。望诊时也要考虑四时色的问题,也就是青、赤、黄、白、黑。实际看到的脸色是主色(脏腑气血反映的面色)和客色(大自然留下的烙印)的叠加,所以诊断时,一定要将其中的主色剥离出来。为何一定要分清主客呢?主代表生命观,客代表自然观。 如何利用过客原理来断人是否阴阳离决,也就是生死?可以通过色、脉、症相通来研究: 望面有青色,右关无脉,脾气绝则死; 望面有赤色,右寸无脉,肺气绝则死; 望面有黄色,左尺无脉,肾气绝则死; 望面有白色,左关无脉,肝气绝则死; 望面有黑色,左寸无脉,心气绝则死; 二、口臭之辨证 口臭的四个原因: 一是脾胃积热,口气臭,口渴,爱喝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二是食积不化,口气腐臭,吐酸水,脘腹胀满,常放屁,大便不爽,舌淡红苔厚,脉滑。 三是肺热壅盛, 四是虚火郁结。 三、食物“桃子” 肝之果为李,心之果为杏,脾之果为枣,肺之果为桃,肾之果为栗。肺不好的人可以吃桃,含铁量较高。桃子生长特点,一二年的桃树产量不行,不挂果;三到七年的桃树产量较高;七年以后走下坡路,十五年后枯死。桃树长虫子,用猪头肉煮汁浇桃树,可以杀虫,可见自然界万物之间奇妙的生克关系。 《本草纲目》上对桃子的描述: 释名 桃枭:桃奴、枭景、神桃。 气味 核仁:苦、甘、平、毒。 桃枭(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苦、微温、有小毒。 桃花:苦、平、无毒。 桃叶:苦、平、无毒。 茎及白皮(树 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平、无毒。 桃胶(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泡过,晒干备用):苦、平、无毒。 主治 核仁: 1、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类及双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2、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有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3、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4、崩中漏下。用桃核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儿耳。用桃炒后研细,棉裹塞耳内。 6、大便不快,里急后得。有桃仁三两(去 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 7、风虫牙痛。用桃仁烧出烟火,安放痛齿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 1、疟疾。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药两次可愈。此方称“家宝通神丸”。 2、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 1、大便艰难。用桃花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2、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3、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 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叶 1、二便不通。用桃叶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叶)。 2、鼻内生疮。用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无叶可用枝代。 3、身面癣疮。用桃叶捣汁搽。 茎及白皮 1、黄疸。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2、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 3、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4、突患瘰疬。取桃树白皮贴疮 上,炙二七次,有效。 5、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 6、痔痛。用桃根煎汤浸洗。 7、水肿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汁一半泡秫 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8、妇女闭经(数不通, 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 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 9、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 1、虚热作渴。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 2、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 3、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 碗,煎至七成,饭后服。 4、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四、故事“不是名医,治好了名医的病” 宋神宗时,陈日华大夫医理医道很高,非常有名,被称为小神医。有一年,他自己得病了,就是小便完了后会滴出几滴血,开始他也没注意,后来整整快一个月了,还没有痊愈,他就自己诊断后吃了点药,也没有见好,此时他心中十分矛盾,自己是名医,得了病还得找人看,面子上不好看。后来一想,还是治病救命要紧,命没有了面子也没有了。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看看别人有没有办法。 就这样,他找到了本地一位名叫张康的大夫。张大夫四诊后说,这个病能治,而且不难治。这样陈大夫的心情就放松了,张康拿出一种很奇特的药,让陈大夫煮了吃,这个药陈大夫没有见过,但是治病要紧,就硬着头皮喝了,结果服药三次后病就好了。 陈大夫非常感谢张大夫,就很隆重地请他吃饭,酒席宴间,陈大夫就问张大夫,是什么灵丹妙药救了自己。张大夫说,这个药是半年前一位和尚传给我的,叫做镜面草,今天正好用到你身上,你不用感谢我。 后来,两位大夫成立很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医术,成为一段佳话。 大家从中能感悟出什么道理?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