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中秋月饼故事永流传 | |||||
作者:白雪(摘)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6410 更新时间:2007-9-25 ![]() |
|||||
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庆祝中秋意义何在?这里,就让我们重温一些有关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 拜月神话 根据古书《礼记》说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唐朝开元遗事写道,“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而宋朝《东京梦华录》亦记录“中秋夜民间争餐酒楼玩月,至于通晓”。由此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祀月赏月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月饼起源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 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胡饼”、“麻饼”与“花生饼”。 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菱饼”。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月饼的创新与复古 月饼成为中秋节日的食品后,品种不断创新,如最近本地某购物中心推出“月饼山”的噱头,这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 [诗]30个中秋的故事
赵志坚 30年前的那一个中秋, 一、認識中秋佳節 中國人過中秋節,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大約在晉朝時期,也就是西元三一七年到三七二年之間,由於文人雅士庚亮和袁宏等人,大力的歌詠中秋,倡導賞月遊憩,後來就相傳成為習俗。 中秋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在中國傳統的曆法中(俗稱陰曆,將一年十二個月,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有三個月。陰曆的七、八、九等三個月,是屬於秋季,這一天是秋季三個月的中間一天因此稱為中秋。中秋原本只是民間傳統節日,從民國六十四年起,全國休假一天,到了民國七十一年,還訂為民俗節日來紀念。 中秋一到,氣候漸漸轉涼,暑氣漸漸消失,而桂花飄香、百花又開,是欣賞大自然景色的好時機。這時節,無論是登山玩水,或者出門旅遊,都是很好的時辰。到了中秋夜,明月高掛、天氣清爽,正是三五好友,喝茶聊天,建立溫馨友情;或者一家團聚,欣賞明月,享受天倫之樂,都是人間最快樂的事。千百年來,一到中秋,大家仍不忘暫時的輕鬆一下,享受美好時光。二、中秋節的習俗 在民間生活中,還流傳著許多有意義的習俗,雖然隨著社會的轉變,慢慢的被忽略了,但身為中國人,是不能不知道的,這些習俗包括: 祭拜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感念,有追懷先人的意義。拜土地公:感謝大地的賜與,能五穀豐收。吃米粉芋:用芋頭煮米粉,祭拜祖先後食用。俗稱的:「食米粉芋,有好頭路。」(閩南語)(芋和路諧音)祈求祖先保佑,找到好的職業工作順利愉快。拜月娘:晚上在庭院擺設香案,供四果月餅,點香拜月亮。賞月會:在秋高氣爽的時候,皎潔的明月下,一家和樂共度好時光,有著月圓人團圓的意義。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