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公告:本网站谢绝一切广告,本网站一切免费,是公益网站,敬请同胞留言,评论,共同用爱心维护网站!   网站宗旨: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为同胞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  [admin  2007年1月15日]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首页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 风俗习惯 和谐讲堂 婚恋情趣 生活常识 民族交流 华夏大爱 民族文化 旅游指南 民族人物 民族歌谣 民族工艺 人生感悟
  [组图]07年王财贵先生读经教育答疑(上海)         ★★★ 【字体:
07年王财贵先生读经教育答疑(上海)
作者:雪莲(摘)    文章来源:绍南网站    点击数:2348    更新时间:2007-7-15    

问:“古代私塾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现在要恢复,如何从师资、方法等方面落实?又如何与现行考试和用人制度相适应?”

答:首先,“古代私塾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古代私塾是不是真的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我们对古代私塾的印象,大概都没有实地的考察。当然,我们没有机会去看,因为那个时代已经过了。但是我们也可以去考察啊!向哪里考察呢?向曾经上过私塾的人考察。

现在,小时候上过私塾的人越来越少了。像我这个年纪,还能遇到还满多的,像各位这样的年纪就稍微少了,像你们孩子那一辈就更少了。所以,越来越难找到可以真正考察的人。

不过,有些人遇到读过私塾的人,也很少人真正问一下。据我的经验以及我朋友的经验,凡是有询问老一辈读过私塾的人,以前读私塾的情况,他们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正面的,并没有“恶劣”的印象。

现在人对古代私塾的恶劣印象是没有自己考察过的,是不科学的,是道听途说的。

孔子讲过两种人是“贼”,一种是“乡愿,德之贼也。”第二种就是“道听途说”。 孔子骂人家“贼”,是很严重的话。为什么“道听途说”妨碍德呢?“道”就是路,在路上听到一个消息,就在路上开始宣传、发布。没有经过思考,用现在话来讲是没有经过验证。这样当然是无所得的,一方面知识无所得,一方面也代表你是不诚恳的,是虚浮的,只喜欢表现知道的什么东西,而并没有想知道得真实不真实。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当然是“德之贼也”,“德之弃也”,所以不要再“道听途说”。

而我们一般人是怎样“道听途说”的呢?我们都是看了五四那些人的言论。你要想一想,五四那批人讲话背后的心态,他们的心灵是不正直的、片面的、偏见的、情绪的。他们是变态的心理,为什么说是变态的心理呢?十几年来,我常常分析他们的心理。他们凭着有学问,像胡适之、陈独秀、鲁迅,为什么他们有学问?从小读私塾的。凭着他们有学问,会写文章,凭着大家对他们的尊重,结果他们哗众取宠,不留情面的攻击;不仅是不留情面,还歪曲事实。他们不是不晓得,但他们专拣坏的讲,凡是对于自己的祖先,对中华民族就专拣坏的讲;而凡是对美国的祖先,对外国人就专拣好的讲。要不你去看看他们的言论,胡适之骂过西方人没有?鲁迅骂过日本人没有?在全国对抗日本的时候,鲁迅从不说日本的坏话,只说中国人的坏话。所以,各位不要被骗了,提到这里我就生气。本来我今天穿汉服要温文儒雅一点的。但是义理之怒不可无啊!一个人没有义理之怒了,也是“乡愿”嘛!对的就是对的,不对就是不对的,所以该骂就骂。

假如你要替他们说情,也情有可原。怎么情有可原呢?他们爱国嘛!难道用爱国这个理由,就可以胡作非为吗!你就可以乱说吗!真的是乱说、胡说。这个“胡说”,是胡适之自己讲的。

胡适之二十七岁读博士,二十八岁当北大教授。我常讲他凭什么当北大教授,凭他小时候读私塾嘛!他记忆力很好,看过的书都记得,他上课时引经据典,引用某某人的理论,比如孔子的理论,就在黑板上写上“孔说”;老子的理论就写“老说”;韩愈的理论写“韩说”,后来引用到自己的理论,就写到“胡说”,那真是胡说。讲一些不大该讲的话,大家不要当真。

但是,“胡适”这个名字就不令人喜欢。我只要不喜欢就什么都不喜欢,这也太过分了(自嘲),我也不行,太情绪了,我学他们的。

其实,胡适本来的名字不叫胡适。胡适之的父亲是个秀才,据说才华是满高的,运气不好,没有考上举人,当了一辈子的秀才。原来他把孩子叫做“胡洪骍”。洪者,大也,洪水就是大水,“洪”的音等同于红色的红,是双关语;骍是一种红毛的牛,全身的毛都是红色的,这种牛很少,红骍是可以用来祭山川之神的。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对仲弓说“犁牛之子”,普通的牛生了小牛;“骍且角”,这只小牛居然是红色的,而且角长得很端正;“虽欲勿用”,虽然大家都看这只牛不上眼;“山川其舍诸”,山川之神一定不会放过它。什么意思?就是说仲弓人品端正,才华洋溢,虽然不去求官做,各个诸侯一定会抢着要来笼络他,取用他。所以胡适之的父亲对他的孩子是有期待的,因此把他叫做“胡洪骍”。

后来他改名胡适,字适之。“适”,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什么叫“物竞天择”?万物,尤其是生物,都是在竞争中消灭对方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物竞”然后“天择”,老天就来选择。“适者生存”就是能够适合的,也就是生命力强的,才能够留下来,这叫“适”。

这不是个好名字,《中庸》说:“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万物并育”。现在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大家都来互相竞争,乃至互相斗争,谁强就把别人压下去,自己就能够继续生存,这是非人性,非天理的。胡适之就用这个名字,所以注定一辈子要斗争!

你去看他的文章,已经充满斗争,不过他还是比较内敛的人,语气还稍好一点。现在读起五四那辈人的书,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他们尖酸刻薄,非把对方打倒不可。“打倒”这两个字就是从五四流行起来的,一直流行到什么时候,你都比我知道!我不好意思在这里讲!什么时候是把“打倒”当作是道德,当作最高品质。中华民族就在这两个字的带领之下走向黑暗时代。

这叫做胡适。不可以随便骂人,连人的名字也拿来骂人,别人也可以拿我的名字来骂我,我叫“王财贵”,一辈子就追求这两个字。

所以,“私塾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以后可以不必这样想,有朝一日也可以去考察考察。让私塾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什么?有恶劣的,也有美好的嘛!他们专拣恶劣的讲,你的印象不就恶劣了吗?那些人专拣中华民族恶劣的讲,中华民族就变成了吃人的礼教的民族,连礼教都吃人哪!昨天闵庚三教授不是来这里行礼给大家看吗?还好我们这一群朋友功力比较深厚,若其它一些人来这里,一看到他行礼跪拜就会昏倒在地,“哇!吃人的礼教又来了。”是不是这样呢?这个社会大家整天追名逐利、互相倾轧就不吃人了吗?你没有礼教就不吃人了吗?所以,我们对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观念都要清楚明白,才不会受骗。胡适之引用古人说:“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秋水”,就是秋天的水。夏天常下雨,河水、湖水比较浑浊。到了秋天,不下雨了,水澄清了。所以,秋水就是清水之意。双眼自己将秋水来洗,一生就不受古人欺了。

而孟子曾引用公明仪:“周公岂欺我哉?”周公难道会欺骗我们吗?“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句话会欺骗我们吗?只是这句话来说,应该是最大的欺骗嘛!为什么?一般人都认为圣人不可为啊!做圣人是最难的嘛!而结果公明仪相信古人说的,周公说的,圣人,人人皆可以做。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也可以马上变成像舜一样的圣人。要说欺骗,这句话是最大的欺骗。公明仪说古人没有欺骗我们,虽然我做不到这种境界,我也要相信!这就是有德者。

现在,我们专门烦恼古人欺骗你,你这颗心就不一定干净了。当然,这种怀疑精神也是很好的。胡适之不是提倡怀疑精神吗?认为科学就要先怀疑吗?你可以怀疑你的知识,而你怀疑到德行,怀疑到智慧,你就是没有智慧的人;你怀疑到我们能够做圣人吗?你这么怀疑作甚么呢?你还怀疑我们需要孝顺吗?“古人说孝顺一定是古人想要做什么做什么。”你怀疑这个作甚么呢?什么都要怀疑,什么都要拿证据来,“你拿证据来,为什么我们要孝顺,你说道理给我听,我才相信孝顺。”

我的老师牟中三先生讲到这里,说孝顺也要拿证据来的,这叫禽兽。这没有证据的,证据是科学在讲。什么“一个人要诚恳,你拿证据来,一个人为什么要诚恳?”我就拿证据给你看,你不诚恳,互相打扰,就几千万人头都要落地,这不是证据吗?

“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好像也有道理,看你在什么地方讲,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这样做的。这一句话也提醒我们,知识要自己去证明,纵使是德行也是自己要去体会,这是可以的。

假如你说,你要去体会颜渊怎么克己复礼,子路怎么勇于改过,这是可以的。但是,你不可以说颜渊、子路恐怕当时在欺骗我们吧。智慧的事情,是很容易分辨有没有被欺骗的,知识是很不容易分辨的。所以,一有诚恳,你就接上了天地的智慧。

假如我们也承认“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现在整个国民,因为五四时代,胡适这样提倡这种印证的精神,我们说科学的精神,这样整个中国人应该都很有思考能力,心思都非常清明,本来是应该这样,对不对?

我看也不见得,我们教育这么发达,而我们的国民也没有比较清明,所谓的“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自从五四时代以后,我们的国民两只眼睛都迷迷糊糊,都受了胡适之的欺,所以我们现在提倡这一句:“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五四’欺。”(鼓掌)

对于每一件事情自己要好好考虑啊!我们推广读经,从第一天就讲,你要有清楚明白的认识,你要有诚诚恳恳的发心,诚诚恳恳的感动,对于文化要有真诚的向往;对于教育,要有很明白的理论。你的思考,你才一生不受古人欺。

讲到教育,我们要“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美国’欺。”不是美国欺骗你,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欺骗自己,不是中国人欺骗你,而是你自己欺骗自己。纵使别人欺骗你,你明白,怎么可能被别人欺骗呢?

所谓“私塾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这一点我们遇到人,我们就要跟他辩解辩解,任何事情,它的表现都有令人满意,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尤其一件大的事情,教育是一件大事,孩子三岁到十三岁都在私塾里,而且这么广大的土地上,有那么多人都在读私塾,那么多私塾老师在教。那么,难免有几个老师不尽情理,在十年中难免有几天,情绪比较不愉快,而五四那一辈人就专拣坏的讲。

这种学问,对人生的思考与西方不一样,西方人号称“儿童的天堂”,“中年的战场”,“老年的坟场”,难道这一种是最完美的人生吗?或许不见得吧!我们应该去追求完美的人生,至少作为老师、家长,是希望下一代有完美的人生。所以,我们最好不希望这个教育有什么缺点,甚至一个小缺点。

而五四时代的人举出中国历史上很多缺点,我都认为铁证如山,他们没有讲谎话,他们是读书的。从史书记载,多少县官打人屁股,一个很长的时期是缠小脚,有一段时间是吸鸦片,一段时间是留辫子,结果呢?他们把中国文化就剩下这几样,其它都不讲了。讲到中国文化就是:娶小老婆,打屁股,绑小脚,留辫子。这四样,没有了,中国文化就是这些啊!

所以,他们特别容易挑起情绪,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应该有的态度。我不承认他们是知识分子。假如他们是知识分子,也是没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一个知识分子而没有良心,就不足以当知识分子。他们难道不明白吗?不是。以他们的聪明一定明白,他们故意的!所以,假如他们故意的,我们也能够立即发现他们的故意,这就是我们“双眼自将秋水洗了”。

大家如果不相信,我举一个例子。胡适之的学生罗家伦,写了一本书叫《新人生观》,我对这本书也非常的佩服,有朋友看这本书觉得很好,他知道我喜欢看这种书,就借给我。我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当天晚上没有睡觉,果然是好书,罗家伦有学问嘛!他也是读私塾的。这本书要我们建立新的人生观,他鼓励青年人要有志气、要立志,而书里所举的立志,大部分都以西方人的优点的例子来教育我们青年人,从来没有讲我们中国人有多少优点;总是讲中国人如何有优点,而现在已经退步了。总之,中国古代有优点,那已经过去了。西方人有优点都不会过去,只有中国人的优点都过去了,罗家伦还比较客气一点。

再看,胡适之的日记发表出来,胡适在美国时,一次去看展览,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展览,西方的十字军东征时,所谓的“贞操带”的展览。“贞操带”的意思,就是男子要去为宗教作战,怕家中的爱人不守贞操,就打个铁环,把她的腰和腿锁起来,以保证她的贞操。男子去当兵了几年,钥匙只有一根,或者丢掉了,或者男子战死了,那铁环就打不开了,这叫“贞操带”。胡适之看完有很大的感想,他说中国古代虐待妇女的方式有很多种,西方人也会虐待妇女。不过,他们现在非常勇敢地展览这些东西,就是在反省了,而中国人到现在还不反省,所以西方人是伟大的。他的结论是西方人是伟大的。这种人作为我们青年人的导师,作为整个国家民族的导师,你看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所以,各位,我不是随便乱说的,因为看到这句话,我深有痛切之感,非常的生气。所以,“私塾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这不见得的。

现在,中国对外国输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还没能够输出之前,就先输出汉语。几个月前,有报纸说一个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因为他读到愚公移山,他对老师说这个愚公怎么这么愚笨?中国人怎么那么笨呢?山挡在门前,他不会搬家啊!他还要把山移掉,笨到这个地步。记者就这样报道出来,后来中国的主办单位知道,就想我们现在教外国人讲汉语,我们的教材是不是要贴近贴近外国人的心灵?

我看到这里,就觉得很好笑,也很生气。我在网络上就这样回应:一百年来,中国人英语热,到现在还在热,在我们幼稚园、小学,用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如果是采用西方人原本的教材,那么收费可以高一倍到两倍。当然,学外语用外国人的故事为最好,而我们没有一个中国人向美国抗议,你们的教材为什么不要贴近我们中国人的心灵。只有我们中国人听到别人的批评,就说我们编汉语的教材应该贴近西方人的心灵。

你懂不懂我讲话的意思?这些都是失其本,没有本。所以从这种失其本的风气是从五四开始。固然,五四失其本有历史的缘由,中华文化从清朝开始衰落,一直衰落到清朝末年,所以五四知识分子失其本,是之前就一直没有本,直到现在。

中国人对于西方是用奴才的态度来面对的。奴才的态度有两个,一个是卑躬屈膝,非常顺服,像五四那些人;另外就是奴才发狠,去泼妇骂街,骂主人,骂西方人,这两种态度都是奴才的态度。

并不是反对西方人就代表你是主人!不是的。什么叫主人?自我作主,你站得住脚,是者还其为是,非者还其为非,这样叫真正的自我作主,这叫真的中国人。

我们要看哪一个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要看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恢复中国人的正常心态。

每一个人都要自己时常反省。我们没有学问,我们的思考又没有经过训练,往往不能跳出这大时代的风气。所以,每个人都要作自我训练,要增进学问,增进修养。如果不行,我们就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自我作主。自我作主,不是要把别人当奴才,每个民族都是主人,像这样,世界才能够太平。

思考一定要训练,思考训练方法很简单,随时听到一个观念,我们如何面对它?想一想这对吗?如果不对,它哪里不对?不对的不一定要排斥,也可以运用,又在哪里运用它呢?在它所应该有的位置应用它。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谓“见贤”就要“思齐”;“见不贤”就要“内自省”。所以不管对的,不对的,对我们都是有好处的,只要你明白它。

所以,我们不只是对古代私塾印象的观念要明白,对每个观念都要明白。更深一点,对于学问也要能够尽量的明白,什么叫儒家、道家、佛家;什么叫西方的学问,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得讲些什么,他们的宗教讲些什么,现在他们的思想家都在想些什么,这些如果不能了解,最少要把我们祖先的儒、释、道三家了解了解,儒、释、道太多了,至少要了解儒家。

一个人如果能诚意的面对各种言论,各种的学说,是很容易入门的。因为所有真正的道理都是很简单的。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它合符我们人性,而每个人都有人性,所以依照人性去了解各种学问。不合人性的学问就是没道理的,合符人性的学问就是有道理的。那么既然合符人性,它是有道理的,有道理你一定可以明白。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能知道多少就知道多少。

假如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基础,没有什么才华,那也没有关系,有这颗心也就可以了,随时开放我们的心量,也就可以了。至少我们对下一代会有交待,让我们下一代更好,好了,这是我有感而发。

再来,第二个问题:“现在又如何从师资、方法等方面落实?”

现代私塾理论上渐渐地具备,实践上渐渐地有展示,方法上,也已渐渐地成型。

要说方法,实践私塾的人共同的经验几乎是同一句话,就是回归到“老实”。越老实越好,有很多人走了很多弯路,若最先告诉他“老实读经”,就对了!一天读四个小时、八个小时就对了!

读经之外的要做吗?昨天已经讲了,读经之外可以有什么附带,第一层次的附带是体育,第二层次是阅读,第三层次是才艺,第四层是功课。有附带也好,没附带也罢。这样,就没有什么固定的、完整的方法;它只有一个主题的方法,主题即是读经。读经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不是偷懒,不是不去研究方法,而因陋就简,随随便便,而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本来就很简单,你就不要做得这样复杂。

只能这样讲,那一般人是不满意的,尤其是一些教育学者,或是师范出来的老师。他是不满意的,说:“怎么可能!我做这么辛苦,我内容这么丰富,都没有办法教好了,你这么简单,怎么可能!”

现在的思考是颠倒的。他们认为要有所成就一定要非常复杂。就没有人知道,应该简单的地方,你就得简单。所以,这简单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复杂,而是看到复杂是不合理的,不合人性的,那你为什么还要复杂?而且好像还要追求更复杂。

像台湾的在家自学申请,我写了一篇申请理由的示范文章,非常简单,照这样做就很好。我说你们照这样写,应该就可以了。里面把读经的道理以及怎么做都讲得非常清楚。结果凡是照这样写的,都不通过。为什么?他说太简单了。跟他们说:“本来教育就这么简单的啊!”不相信。他们说:“复杂的都做不好了,简单的能做好吗?”你看这句话,你对这句话也要思考,这句话合理不合理?

所以,“方法”大概八九不离十了。主题抓住,其他的你就随意,随机缘。

而现在,所有体制内的教育,主题没有抓住,都在外围上面用功夫。越外围的,花样就越多;花样越多,就要用越多的方法。所以,他们认为方法很重要,认为方法要很复杂。

而且,还要教导我们用多少的时间来培养老师,我们说不需要,只要你是诚恳的,懂得人性的,有爱心的,立刻就可以成为读经老师。

方法很简单,师资也很简单。当然现在师资为什么困难呢?因为,面临着基本的人格不完整,什么是基本人格?要有爱心,看到孩子有任何表现,他都有感应,他都有善巧,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应对孩子的表现。孩子有过错,他会有办法来让孩子改正;孩子有一些情绪不安,他能够安稳孩子的情绪。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的人多多少少应该有的能力。

现在的人呢?可能这种品质不够好。所以,我们去找一些品质很正常的人,不是说品质非常完美的,不是去找一个完人,而是找一个正常人,然后他又了解读经,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昨天,老师们的分享不是都表示了这个意思吗?做老师不是很难的。因此,我们训练师资应该不是很难,只是我们都没有往这一方面去努力,都是让老师土生土长,让大家去自然地发现,像这样好像还不能够广大地推广。

以后,我想也能够成立一个培训的机构,然后有计划的来培训老师,让他们对理论有更加的了解,而且进行经验的传授,像这样应该很容易培养师资。

这里还有一个很容易犯的误会,什么误会呢?“读经的老师是否应该也学一学普通的教育学,学一学儿童心理学,学一学教师管理法?”当然都说是。不过没有学过的人就不能当老师吗?或许不一定。

当然我们希望老师都能四面八方,非常出色。而选择老师要有主从、本末。主题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有爱心、通人性;第二个就是深度地了解读经。其他的知识越多越好,如果他能够了解现行体制内一切的知识,那当然最好,这样,他就可以去更加容易去说服别人。不过就读经来讲,如果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还是要做。

我们推广的决心是一定有的,至于有什么条件,当然越多越好;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做。所以,决心很重要。也就是说,我有好的师资,我要开私塾;我没有好的师资,我也要开私塾,任何的师资都可以,最后阿猫、阿狗都可以当老师。你说:“怎么可以阿猫、阿狗当老师?你应该把老师培训好了再来开私塾。”那时候,我们已经有很多孩子都老了。不是我们不愿意有最高明的老师,而是这一件事情已经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国家就要灭亡了,民族就要灭亡了。

所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做;开始做了,反而更能够渐渐的来培老师,先造成风气。然而,你如果对老师还没有把握,可能这老师会造成不良影响,会害了孩子,像这样,就不可以说我先做了再说。

现在,你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若这位老师对读经非常投入,对读经很有信心,又有爱心,纵使他的能力不够来管理,这只会在管理上出短暂的毛病。他不会害孩子的,纵使害孩子,也不会比学校老师害得多,这样就好了。

所以,要责备别人之前,先把自己衡量、衡量。你说:“你们的师资能力都不够,也没有正规训练出来。”我说我不是故意的啊!是现在没有啊!“那你为什么不等到有了以后再说?”等到有以后,很多人就来不及了。“那你们这样,对孩子的照顾不够周到,不可以!”那我请问你,你学校照顾周到了吗?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跟这些人说。

如果体制内的人反对,我们就这样说:“体制是已经失败的了,我们办私塾,你如果没有信心,那或许成功,或许不成功,他还有或许成功的机会,那你们也是完全失败了。你要选哪一边?”所以要责备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

在别人责备我们之时,我们也不是不反省,而刚愎自用;我们要合理的思考,两边都衡量。一个人判断事情要跳出自己的身份,客观的来平视两边,把两边的优缺点都拿出来衡量,到时候你才能够决定。

已经失败的路不要再走了,或许会成功的路走走看。假如你的信心真的坚定,一定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所以,要有诚恳的愿望,要有明白的心态,你才有勇敢的实践。智、仁、勇三达德。

所以,从师资、方法上去落实,这是一直在努力的,一直在求其完美的。但是,不完美之前也可以做,因为我们所依靠的是经典,经典是没有失败的,我们所依靠的不是老师,老师只是协助我们孩子来学习经典。好了,可以鼓掌了。

“又如何与现在的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相适应?”

现行的考试,就需要应试,所谓应试,有两种:一种是学校的考试,一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那么,如何与现行考试相适应呢?这个讲太多了,孩子读经以后,能力强,好学,你若给他什么学问,他就吸收什么学问。如果要让孩子应付学校考试,就给他学校的功课;如果要应付国家考试,就让他读国家考试的科目。那不就好了吗?这太简单了。

再来,有些人就是已经打算不跟体制交往了,所以,如何与体制接轨,我说那个轨(声音拉长,与“鬼”同音)不接也罢,现在已经有人不接轨了。

如果要接轨,你说:“某人的孩子自修的程度,还不能够跟一般学校的孩子比。”我就告诉你,假如是全天候读经的孩子,读了一两年、两三年,而居然他的学校的功课自己读不会,不能够跟学校的比,那这个孩子本来在学校里就不能够跟人家比了,就是说他原来就是失败的了,来这里或许会成功,懂不懂!

你看,“那位孩子读经读了三年,也没有考上北大。”我说那没来读经就考得上北大了吗?本来就考不上北大的啦!读经还可以考上清华也不错了。怎么可以这样要求呢?我们是看一个人有没有进步,读经后,在经典上、在文化教养上有大进步,而在功课上有小进步,就已经不错了;或许在功课上也有大进步,本来有三十分,现在变成六十分,不是进步两倍了吗?但是六十分还考不上北大,如果在学校他没有读经,还是只有三十分,所以我们看事情要非常的公平。

依照我们的实验,一个中等资质的孩子,全天候的读两三年经典,必定成为高等资质的孩子,高等资质一定是可以应试的。我们只能这样跟你保证;至于低等资质,虽然经过两三年的教育,不敢保证他成为高等资质,但是,昨天就有人写条子说,一位智能不足的四岁孩子,读经到七八岁,智能都已经超越一般的孩子,已经成为天才。

所以,大家有一些疑问是站在不公平的基础上来问的;有些人对读经的质疑,也是站在不公平的基础上质疑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一眼就看穿。

“你读经就保证成功吗?”那我们就问,那你的体制教育保证成功吗?“你读经保证每个人都成为圣贤吗?世上都没有奸臣了吗?”那我就问你不读经就能够保证没有奸臣了吗?怎么不自己想一想呢?这叫做恨铁不成钢,已经是铁了,你恨他不成钢。他如果是好意的,那我们心领了,谢谢你;他恶意的来攻击,这我们不心领,我们就说:“你恨铁不成钢,是的,我们是铁不成钢,可我们还成为比较好的铁,你根本是一团烂泥巴,你什么都没有!”他就说我甘愿做烂泥巴,那你就做烂泥巴,你就不要来骂我铁不成钢。思考要清楚,我们才能做大事。

所以,考试怎么办?就这么办!我跟你保证,保证他比没有读经好。所以读了经,考试就比较好,比较好的意思是,我不敢保证孩子一定考上北大、清华,但是他中等资质,我就可以保证。

再来,“用人制度”,就是将来怎么到社会上混一口饭吃,只不过是这样。假如他说,他将来怎么样能够登上王宫贵族之位,然后来为国为民轰轰烈烈地奋斗一番事业,如果你这样问还好,问怎样才能谋得一口饭吃,这样太小气了。

所谓“用人“是什么?第一,国家政府机构用人,第二,私人机构用人。这两个用人的方式又不一样。

政府机构用人是比较须要遵守制度的。所谓制度,就是死的,用死的条文来规范活的人。为什么用死的条文来规范活的人?原来也是活的人定的,活的人在相当的明白考虑之下来定这个制度,制度死了以后就变成庸俗的规则,大人才就出不来了。所以,大人才不能够在制度中出来。但是国家不得不有制度,不然,每个人都是走后门,去请托,那怎么办?所以,政府的用人很注重学历,大家都考虑这个东西。

这样的用人,它跟考试制度有关,假如这个孩子应试能力也很好,你就不要烦恼,你如果认为,有学历就有官可做,你就去努力考高学历。读经也不见得不能考高学历。

另外,读经不一定要有高学历,而且将来成才,对整个国家民族有贡献,更不一定是要有高学历。尤其是私人的机构,对于学历问题就看得比较淡,越是高明的国家,越是高明的企业,他对于用人,学历是更加的看淡。所以很注重学历的公司,它是永远没有前途的,因为没有学历也可以出人头地。

再进一步讲,没有学历,在政府里是不是就不能出头呢?毛泽东什么学历?师范学校毕业,邓小平什么学历?我不知道,你知道。当然那是革命时代,革命时代才可以乱世出英雄。

有一句话讲得很好,学历它只是第一份职业的敲门砖。你说:“每一个用人单位,都要看你学历啊!”我就告诉你,你在没有经历之前,人家会看你学历。有经历之后,人家就不一定只看你学历,反而更看重你的经历。然而你年青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所以就看学历。结果我们读经的孩子没有学历,人家有学历嘛,学历总是客观的,能够被接受,但这个接受也是姑且接受。好了,姑且接受他总占便宜嘛。所以很多人都在烦恼我们读经的孩子,没有学历,孩子去求职混一口饭吃,一定会吃亏。

我说不一定,假如吃亏的话,也是第一次吃亏。我曾经举这样的例子,日本有一位女性叫胜田美智(音译),现在是日本的邮务部部长。根据日本人的猜测,她很可能将来能够当任首相,将成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胜田美智,她有相当动人的故事:在大学的时候,暑假,她去打工赚学费,到一个大饭店,这个大饭店所缺的只是清洁工,而她想赚学费,那就只好扫地,扫厕所了。越扫越不甘愿,我堂堂一个大学生,还要扫厕所,所以暑假两个月,她做了一个月,就不想做了,要离开,她就去跟她那些清洁工的同事告别,跟他们各自告别,清洁工里有一位欧巴桑(日语大嫂之意),她是长工,扫地扫很久了,这个欧巴桑正在扫厕所,她推门进去,就看到她刚好扫完厕所,扫完了,看到这个欧巴桑竟然从马桶里面,用勺子舀一勺子的水,然后喝下去。胜田美智看到这一幕,吓一跳,“你发疯是不是,怎么吃这个水?”欧巴桑跟她说我是为了要检查,我扫的厕所是不是干净,所以我每扫完,我就要喝马桶里的水,假如我敢喝下去,就说明厕所扫干净了。

当场她大受感动,立刻决心我不回去了,我要这样扫厕所!所以她就这样扫厕所,又扫了一个月。学校开学了,胜田美智作为大学生,她会思考,认为这是一件美德,是为公众负责任的美德,应该告诉大家,所以她就写了信,给他们的董事长,说董事长我在这里工作两个月,我收获也很多,现在我要离开了,我想把我的成果表现给大家,说这清洁工有什么可表现的?董事长也觉得这件事情很特殊,就召集所有干部,都来看她表演扫厕所,那她就开始扫厕所,扫、扫、扫,扫到最后,她也是从马桶里舀一勺水喝下去,当场所有人非常感动,董事长就立刻跟她说:“你以后你毕业,我第一个重用你。”所以,胜田美智是从扫厕所出来的,扫厕所而能够当首相,这种民族是有希望的。

我们中国或许有这种故事,我们不知道;假如都没有,中国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各位,让我们读经的孩子去扫厕所吧!假如这种扫厕所的人当了首相,全国人民都有荣耀,人家不会说你小时候是扫厕所的,从来没有人这样讲。

很多人都是太功利了,你就只看那个学位,那学位闪闪发光,你就不知道人格之伟大,人格之美,就不知道学问的重要,就不知道培养一个有品德有思想的孩子,就只想培养一个能够拿到闪闪发光的毕业证书的孩子,这个世界很少人会饿死,尤其是中国,已经不再饿死人了,你不要怕被饿死,你就有前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就下定决心,我们的孩子就去扫厕所,他会一辈子扫厕所吗?

所以,人性的衰退,衰退到这个地步,我们读经典的人要重新恢复人性的尊严,人性不是靠那张毕业证书撑起来的,是靠你的理想,你的志气,你的智慧。我们国家缺少这种人,就常常有人问这个问题,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人问这个问题。

所以,能够看得到的,他就不会担心,看不到的就很担心的。不过我常说,有些人问问题,是问很多人的问题,替一般人问问题。我们问问题可以把这个观念解释得更清楚,也好,要不然平常我要一直讲一直讲,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当然,一讲再讲,讲多了也会渐渐有人知道,不讲不行,真理不重复,错误就会重复,错误永远在你身边。

所以,一定要让真理一直重复,读经就是让真理一直重复,每天每天读读经典,每天每天真理就来到你的面前,发发光亮,照照我们黑暗的心灵,真理要重复,要不然,错误一直重复。(此问题回答完毕)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沪ICP备07011992号
    咨询QQ: 1317634013 E-mail:lixuelian332@126.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中国上海市
    QQ:1115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