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政府组织科研人员对全国各民族的现状、历史、语言文字进行多次普查,到目前为止,已确定了56个民族。在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个别少数民族使用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在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40个,历史上曾使用过本民族文字的有17个。在中国境内,古今共使用过少数民族文字57种。
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语言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系属,按通行的说法,除朝鲜语和京语系属未定外,其余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概况: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据1990年中国人口调查的数字估计,说汉语的人口有11.09亿多。在中国说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2200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僜语、嘉戎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土家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怒语、景颇语、阿昌语、载瓦语等。在中国说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有2300多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黎语、仡佬语等。在中国说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940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勉(瑶)语和畲语。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突厥、满通古斯3个语族。在中国说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550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中国说突厥语族语言的有84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和图佤语。在中国说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20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现在满族通用汉语。南岛语系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中国台湾省高山族语言属这个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使用排湾、阿眉斯、布嫩、鲁凯、赛设特、卑南、邵、泰耶尔、赛德、邹、沙阿鲁阿、卡那卡那布等语言。说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人口约44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该语系在中国境内包括佤语、德昂语、布朗语。中国境内的印欧语系,只有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于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说俄语的有1.3万多人,说塔吉克语的有3.3万人,共约4.6万人。语言研究在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中国有些少数民族在古代就有自己的语文学家。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写出著作,取得重要成就。藏语学者图弥三菩札于7世纪参考梵文,根据藏语的语音结构,创制藏文。他还写出《三十颂》、《性入法》等语法著作。19世纪中叶,司都.却吉久赞出版《藏文文法》。维吾尔族至晚在8世纪就参考粟特文创制回鹘文。维吾尔族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在11世纪调查西域和中亚一带的突厥语言,编写《突厥语词典》。蒙古族学者搠思吉斡节儿于14世纪初写的《蒙文启蒙》奠定了蒙文正字法的基础。中国现代语言科学工作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联合举办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训练班,组织700多人的7个语言调查队,分赴有少数民族语言的16个省区调查蒙古、达斡尔、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的语言。三年的语言普查,主要取得以下成绩:①对有方言的语言,提出了划分方言的科学论据;②对各个语言的结构、语言亲属关系、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且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③帮助要求创制文字的民族,提出了关于标准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意见,并设计出拼音文字的方案;④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和专家的指导下,大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语言学专业科研人员成长起来了。对于新发现的一些语言或方言,也正在进行研究。
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字概况:
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数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通用于蒙古族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而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语的文字,还有少数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壮族、白族和瑶族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种类有2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共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方言差别大,分别给其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个方言创制了文字,给滇东北次方言也设计了一种文字方案。因此,现在共有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还有一些在历史上使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即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窣利文、八思巴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书、满文等17种文字。这17种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加上现在使用的40种文字,共有57种文字。
文字类型:
中国不但语言类型较多,文字类型也很丰富。从类型上看中国文字有非字母文字和字母文字两大类。属于非字母文字一类的:①图画文字。在中国发现的图画文字有两种。一种是云南省纳西族的东巴图画文字,另一种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尔苏人的尔苏沙巴图画文字。这两种文字共同的特点是:尚未形成固定的行款,有从左向右的,也有由右到左的,既有由上到下的,也有由下到上的;常常利用字组构成的形象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读出来的经文中的词语,一般都比写出来的字多。这两种文字都还不是成熟的文字,只是文字的雏形。②象形文字。它既包括整体像某事物形体或状态的字和以象形字为基础构成的指事字,又包括由多个单体象形字结合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词根是单音节的汉藏语系语言使用这种象形文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字读一个音节。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和贵州水族的水书中的大部分字,都是一个字读一个音节。纳西族的象形文字有以下三个特点:一个字只能读一个音节;以单体象形字为主,也有形声字、会意字;就文字的作用说,已经由表意发展到表音。③楷书化汉字和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几种文字。有两类情况:字形结构虽受汉字的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这一类的有契丹大字,西夏文和女真文;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也用形声或其他方法创制表达本族语词的新字。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都属于这一类。④音节文字。音节文字的共同特点是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笔画比较简单。这一类文字,目前发现的有三种,即彝文、纳西族的哥巴文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部分地区的傈僳族使用的“竹书”。字母文字也称拼音文字。中国民族的字母文字可按字母形式的来源和其他情况,分成以下七类:①藏文、八思巴字、傣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这些文字的字母都是直接或间接参考印度的某种字母创制的;②窣利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锡伯文。窣利文来源于波斯时代的阿拉米文草书。回鹘文字母是参考窣利字母创造的。以后蒙古文字母的制定又参考了回鹘字母,满文字母的制定则参考了蒙古文字母。锡伯文是满文的延续;③察合台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这四种文字都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同一字母的单写,在词头、词中、词尾、书写形式略有不同,④突厥文。根据突厥文献早期发现的地点,又称鄂尔浑叶尼塞文;⑤朝鲜文、契丹小字和方块苗文。这三种文字在汉字的影响下,都把属于一个音节的字母拼成一个方块;⑥俄文。新疆的伊犁、塔城等地有近3000俄罗斯族人,他们使用俄文;⑦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拉祜族、景颇族和佤族的文字,都是拉丁字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就使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将根据他们的意愿、创制文字或者选用对他们适用的现有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