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苗山绝技“跳三桩” | |||||
作者:admin(摘…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点击数:2196 更新时间:2006-12-9 ![]() |
|||||
在七彩云南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苗族的传统技艺“跳三桩”可谓独树一帜。农历正月十五,在云南省易门县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戏会上,笔者有幸目睹了该县歪头山苗族表演的“跳三桩”技艺。 所谓“跳三桩”,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提炼而成的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历史上,苗族民间就有了芦笙舞“跳三桩”、“滚锅”等高难度的技巧类节目,它代表了苗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 “跳三桩”是表演者吹着芦笙在高 桩上叠罗汉:只见表演者用三棵桩子做成的道具摆放在广场中央,然后三个表演者各依每棵桩子仰面朝天,躺在桩子一角,三个人六只脚呈三角鼎立之势互抵在一起,最后身轻如燕的苗族少女手持芦笙,轻盈地跃立于三表演者互抵着的足尖,吹出优美动人的民族曲调。 垒宝塔:首先是两个表演者(男子)手持芦笙站定地面,然后又是手持芦笙的两个表演者(女子)分别跃上两个表演男子的肩部或头部,呈直立状做出吹芦笙或舞蹈等动作,有时一妙龄女子夹杂其间,双手各握住在表演男子肩上的两个女子的一只手,配合着做出一连串令人叫绝的动作和造型。 滚锅:乍看这个节目比较简单,但其难度不亚于前两项,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力度的均匀,使锅既能受力均匀,又能受惯性作用不停转动而不至于左晃右摆、洋相百出。最初是一表演者坐在锅底呈弧形的半圆锅中,作360度转动,然后又有一至两个男子加入战团。呼呼生风,如一团飞速旋转的花簇,使人乱眼迷离……。 表演“跳三桩”技艺需要胆大、心细、眼急、腿脚快、动作稳,如稍有疏忽,表演者就会从桩上摔下。 “跳三桩”作为易门歪头山苗族传统的民间活动,除了在云南省举办的几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多次获得一等奖之外,还在1999年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银奖。该技艺的不断挖掘整理,将会为云南省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新兴的旅游经济增添亮色。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