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大通国学堂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335 更新时间:2008-8-20 ![]() |
|||||
北京城里有一家 还记得鲁迅先生那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吗?“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私塾,吟唱,一个古老的回忆。 但,古朴温润的记忆并未远走。 建国之后,湖南平江,传统私塾扎根乡土,五十余年薪继火传。古色古香,原汁原味。2003年,五峰私塾 但,浅吟低唱的读诵并未远去。 就在今天,就在这里,2008,远洋山水。“中国最后一位私塾先生”的嫡传弟子王振华,千里迢迢从平江来到北京,将私塾吟唱教育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您的眼前。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十三岁之前,是孩子记忆的黄金年龄,一辈子就只有一次。对此,作为家长,如何作出选择? “人之初,性本善”,“学而时习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目前,全国上下的读经运动如火如荼,成千上万的儿童将《三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背得滚瓜烂熟,人文素养鹤立鸡群。对此,您的孩子,难道甘为人后?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来“振华经典吟唱班”,共同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共同托起孩子成长的明天。即使你心存疑惑,振华也欢迎您常过来坐坐,一杯清茶,也是缘。 “吟唱”是古代童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渐趋失传,在湖南平江私塾完整保留。“吟唱”介于“唱歌”和“朗读”之间,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诵读习惯,又能提升孩子的音乐听赏能力。既传承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审美。 本处主要开设经典吟唱班,同时还开设托管班和书法班。 一、经典吟唱班 授课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孝经、幼学琼林、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老子、庄子、易经、黄帝内经等 招生对象:三岁以上儿童 成效预期:半个月之内初步掌握古代私塾吟唱基本技巧,做到举一反三,拿书就能唱。以这种方式学习经典,生动活泼,简单易行,已经在实践中取得大量成效。 上课时间:周六、日10:00—11:30,14:30—16:00或提前电话预订
二、托管班 服务对象:三岁以上儿童及小学生。远洋附近小学免费接。 服务内容:家庭作业辅导;毛笔、硬笔书法学习;经典吟唱学习 * 课后托管:周一至周五放学后—19:00,580元/月或30元/次 .,含中餐,四菜一汤。 道一至周道,在明明得* 假期托管:8:00—19:00(周一至周五),1000元/月或50元/次 三、书法班(毛笔、硬笔) 招生对象:老人、成人及六岁以上儿童 上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0:00,15:30—16:30,19:30—20:30 周六、日8:30—9:30,16:30—17:30
地 址:石景山远洋山水8号楼一单元501室(地铁八宝山站即到) 附:教育部《学习博览》杂志对振华经典吟唱班的报道: 私塾这些年 李勇刚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2007年12月,北京北郊。王振华正带着三个学生吟唱《幼学琼林》里的句子。 与众不同的是,来自湖南平江的王振华对学生的国学“启蒙”并不从《三字经》或《论语》开始,而是用人们不太熟悉的《幼学琼林》作为入门书。这是他从他的“先生”那里继承下来的教法。 “在私塾,我们不叫老师,要称先生”,王振华强调说。他的“先生”叫朱执中。 十年之前,15岁的王振华在家乡随 王振华只是 朱执中生于1923年。1930年,七岁的朱执中开始发蒙。那时,距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设立新式学堂的1905年,已经是整整25年的光景;之后再过5年,南京政府明令各地取缔私塾。在那个年代的平江,“读新书”和“读老书”已经是平分秋色。但是, 在那些年,国事风云变幻,即使在平江也有彭德怀老总领导的著名的起义。不过朱执中所在的小山村还算能平静地容下几张书桌。他先后跟过六七个先生,这些先生中有三个秀才,甚至还有一个从河南逃到平江去的举人。在这些拥有“前清”功名的先生们的调教下,朱执中把“蒙学”和“经学”的基本典籍学了个遍。幼学增广、三百千千、四书五经自不用说,就算比较生僻些的“三礼”,他也用很大力气学了下来。甚至如今人们几乎闻所未闻的《广事类赋》、《广广事类赋》之类的名物之书,也是四十多本一本本读完。 不过,更让我们觉得陌生的,可能是朱执中 一句话,除了不作八股文, 1942年,朱执中侍奉的最后一位先生钟柳春生病。在钟先生的再三要求下,朱执中诚惶诚恐地接过钟先生的私塾,教起自己从先生那里学来的老书,没想到这一教就是六十年,一直教到二十一世纪。 2000年前后,“平江私塾”突然热闹起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平江私塾也不只是五峰私塾一家,朱先生还有很多同行,他们有着和朱先生相似的“读老书”的经历——很多人就是朱先生的同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教老书的先生们因为年事已高先后封馆,平江私塾越来越少。在媒体的描述中,“平江私塾”一度成为“私塾的活化石”或“中国私塾教育的最后遗存”。 2003年年末,等到朱执中先生不再教老书的时候,各路媒体纷纷宣布:“随着湖南省平江县五峰私塾朱执中先生宣布‘封馆弃教’,中国从孔夫子开始的、延续了几千年的私塾教育,终于落幕了。” 一不小心, 不过媒体的判断并不一定全对,因为中国的私塾教育并没有因为 平江五峰私塾八十多岁的 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他的学生、二十多岁的王振华对于“读经运动”的参与——王振华曾经在长沙跟随推广经典教育的老师做过“经典导读”,也曾经在北京跟过一位专门推广《弟子规》及德行教育的 私塾之路,或许刚刚开始。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