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明清时期的戏曲剪纸、织绣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76 更新时间:2007-12-11 21:40: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民间剪纸和织绣品一般出于农家妇女之手。中国古代的女子,根据传统文化的要求,在闺中待字时要从事女红,亦即进行描画、针线、纺织一类的手工作业,从而培养自己的性格与爱好,同时也锻炼自己手和心的灵巧程度,为成人以后挑起生活担子做准备。剪纸和织绣品,就是女红的一部分艺术成果。这种风气在民间长期保存下来,因此农家妇女常常多会从事这类手工艺术创作。由于明清时期戏曲娱乐几乎可以说是农村女子唯一的娱乐样式,因此她们对于生活的理解,进而对于生活的描绘,自然就有很多是出之于戏曲。于是,她们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民间戏曲工艺品。 剪纸是运用剪刀(或刻刀)和彩纸进行造型的艺术,织绣则利用针线和织机为构图工具,其流行地域极其广泛,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其踪迹。剪纸的作品类型根据用途有窗花(贴在居室窗户上)、龙船花(贴在灯笼上)、圈盆花(送礼时放在礼物上)之分,织绣的底件则为包括衣物、巾帕、单被在内的各种民间布料和丝料品。剪纸和织绣的内容都包括花卉图案、鸟兽虫鱼、神话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等。其制作的方法通常都是按照现有底样,以之为稿剪出、织出或绣出新的图画来。底样常常是历代相传、家家相借之物,一部分是民间专门在庙宇里画神像艺人的副产品,一部分则是普通剪纸织绣者的创造。有一些心灵手巧并达到一定手工艺术修养的妇女,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之后,逐渐达到了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构图创造的程度,她们就是剪纸和织绣底样的创作者。例如在看了一场戏之后,她们就能够凭回忆把其中最为动人的场景描画出来,剪成始件,织绣成底样,以后这些花样就会在其他妇女手中流传。底样在流传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移形和变迁,逐渐走向更加洗练和美化。 & http://www.artx.cn/ 戏曲剪纸有单个人物或多个人物组成一个戏出场面的,后者又分单幅的、多幅的,多幅的往往按照戏出成套剪制。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永康县、浦江县等,是戏曲窗花创作的集中地区。山西省祁县、新绛等地也是剪纸流行区域。河北省的蔚县窗花风格独特,它不同于它处的用单色彩纸剪制,而是先用白纸剪成花样之后再进行染色(称为“点色”),通常可以染上三四种不同的颜色。染色由人工操作,一般由妇女和儿童承担,每人专染一种颜色。所用色料是洋红、大绿一类的“品色”,染成的窗花五色辉映,清新可爱。晚清时出现了专门售制窗花的民间艺人,1947年统计,蔚县的窗花制作者达五六十家,他们的作品远销山西、河南、内蒙和东北各地。在民国时期的蔚县民间窗花艺人中,有一位王老赏,农民出身,自七八岁时开始学“点色”,20岁成为著名的剪纸艺人,其作品成为周围20余村剪纸艺人的底样。他注重创作戏曲题材的窗花,随时留意观察戏台人物和场面,苦心琢磨,并参考同类题材的年画构图,终于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他一生创作戏曲窗花千幅以上,留下了众多的民间艺术品。 北方的剪纸风格浑厚朴实,西北的更是粗犷单纯,江南的戏曲窗花则柔媚纤丽,构图相当完整,线条也富于变化,人物之外,更有布景、场面,完整体现了舞台形象。 织绣工艺来源于古老的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巧和手段,但民间织绣则主要停留在手工阶段,尤其绣品多由农家姑娘一针一线绣出,作为自己出阁时的陪嫁品。绣品的种属也因时因地而异,多为生活用品,如其中有“帐幔”、“苫盆”(灯盏或便盆上的遮盖物)、“镜帘”、“钱包”、“耳套”(新娘赠新郎用),以及给未来小宝宝的“兜肚”、“项圈”、“风帽”之类。民间织绣以其纯朴、稚拙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尤以戏曲场面织绣引人留连瞩目。 ; http://www.artx.cn/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