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傈僳族民歌
作者:梅(摘)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3349  更新时间:2006-12-18 21:35:3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

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  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

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

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

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

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

歌声数日不绝。傈僳青年喜唱的情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也有短小的。

    傈僳族民歌按曲调性质可分为四种。其一,木瓜布。适合中、老年人演唱。曲调高亢、激昂,具有吟唱性,多用

来唱《古歌》、《生产调》、《盖房调》、《葬歌》等。唱丧葬歌时,音调转为低沉、悲切。其二,摆时摇。为

青年人演唱的歌颂爱情的曲调。领唱人唱完“引子”,众  人围绕在一起,边齐声合唱边作各种动作。每首末句

以“呀拉伊”为结尾,曲调奔放热情。其三,伏叶  曲调深沉感伤,用来抒发痛苦、悲愤心情,内容多为生离死别的

生活中不幸故事。其四,本瓜熟。是怀念情人、朋友或跳舞、游戏时唱的抒情短歌。曲调欢快、流畅,适于抒情,

为少女所喜爱。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老幼都能唱。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这种无目的、信口

而唱的民歌,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但曲调大都一样,只有快慢之分。这种快慢

有的在词与词之间表现,有的在句与句之间表现,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